怎样对sci撰写论文讨论章节?

SCI论文中的讨论章节是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效果,是对事实和数据的呈现。也是论文写作中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在SCI论文的讨论中作者需要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思考、阐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提高对研究结果的进一步认识。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吸收研究结果,有助于科研成果的交流和传播。本次课程张教授介绍了讨论的作用、讨论的写法和其中的误区规避,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讨论撰写的要点。

怎样对sci撰写论文讨论章节?

讨论的写作要素:

  1. 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根据这些结果,得出的结论或推论,并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而不要过多重复方法和结果的内容。
  2. 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和解释,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与问题。以SCI论文的研究目的为出发点,突出重点,紧扣论题。这往往对读者的思路也会有所启发。
  3. 最后,总结说明本文创新点和本研究的结果,这里面允许存疑和不肯定,但应该杜绝无根据的推演和盲目性结论。

总之,讨论撰写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Ø 层次有序,条理清晰。

讨论的所有内容需要围绕研究结果展开,按照一定层次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主次分明,不要在次要问题上大费笔墨。

Ø 讨论的论据逻辑性要强,要有说服力。

除了应用本研究的结果来支持论据外,还可以从实验设计和理论原理出发说明,同时辅以已报道的研究成果或分析方法来进行阐述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Ø 得出结论,突出创新性。

观点或结论的表述要清楚、准确。一定要注意始终保持和结果的一致性,即结果和讨论一一对应,前呼后应,相互衬托。同时还要在表述中突出本研究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SCI讨论部分是在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对整个文章研究成果的提炼和升华,这一部分是整个论文的精髓,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关注谷粉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