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发最新Nature!
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东菊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陈发虎院士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Frido Welker副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兰州大学博士后夏欢、博士后王建和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后Zandra Fagernäs对甘肃省夏河县白石崖溶洞遗址2018年和2019年发掘出土的2500多件动物骨骼开展了系统的动物考古研究与古蛋白质分析,筛选出一件新的丹尼索瓦人肋骨化石,将丹尼索瓦人最晚的生存时间从距今约5.5万年延伸至距今约4万年,刷新了丹人的最晚生存时间,并首次揭示了青藏高原丹人的生存策略。该成果7月3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此项研究是国内首例在旧石器考古遗址综合运用动物考古学和古蛋白组学方法的研究成果。
通过将传统动物考古学与古蛋白组学方法和结果相结合,研究人员从动物骨骼中共鉴定出20余个脊椎动物类别,包括了披毛犀、野马、岩羊等食草动物,斑鬣狗、豹、狼等食肉动物,豪猪、甘肃鼢鼠等小型哺乳动物,以及雉鸡、金雕等鸟类,其中该区域的披毛犀、斑鬣狗已经灭绝。
目前,世界上只有丹尼索瓦洞和白石崖溶洞存是确定的丹尼索瓦人遗址,东南亚老挝Cobra洞发现的人类牙齿是否为丹尼索瓦人还存在一定争议。在丹尼索瓦洞中,丹尼索瓦人与尼安德特人共存,很难区分出哪些考古遗存是丹尼索瓦人留下的,哪些是尼安德特人留下的。而目前关于丹尼索瓦洞的动物骨骼研究,也主要停留在基于骨骼种属鉴定的古生态环境重建方面,缺少更加深入的人类行为研究分析。
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首次揭示了丹尼索瓦人的生存策略。
2020年,该团队在Science杂志发表了白石崖溶洞遗址沉积物DNA的研究成果(Zhang等,Science,2020),报道了在距今10万、6万以及可能晚至4.5万年的沉积物中提取到的丹人线粒体DNA,结合该团队于2019年在Nature杂志发表的距今至少16万年的丹人下颌骨的研究成果(Chen等,Nature,2019),再一次证明了丹人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