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发:《Science》!

4月21日,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朱宗龙、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Nicholas J. Long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题为“Organometallic-functionalized interfaces for highly efficient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第一作者为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李稹,博士后研究员李博,博士生吴鑫

香港城市大学发:《Science》!

联合团队设计出一种二茂铁有机金属衍生物(ferrocenyl-bis-thiophene-2-carboxylate(FcTc2)),通过FcTc2界面修饰后的器件,其开路电压(VOC)以及填充因子(FF)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实验室测试效率达到了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记录效率25%(认证效率为24.3%)。


FcTc2界面修饰后的器件展现了优异的稳定性,在长期光照1500小时后仍维持在初始效率的98%,在湿热环境下(85℃/85% RH)的稳定性测试通过了IEC61215:2016的国际标准。

图文赏析

香港城市大学发:《Science》!

图1:FcTc2功能化后的钙钛矿薄膜表征
香港城市大学发:《Science》!

图2:薄膜表面特性的表征
香港城市大学发:《Science》!

图3:PSCs光伏性能
香港城市大学发:《Science》!

图4:PSCs稳定性测量

个人简介

香港城市大学发:《Science》!

朱宗龙,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2010年于南京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博士后研究员。2017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回到香港科技大学。2018年6月加入香港城市大学,在化学系担任助理教授,并已建立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无机/有机材料的设计,以及光电子设备中材料的合成、物理性能和器件性能。目前的应用领域包括太阳能电池、晶体管、发光二极管和电化学器件(电池、超级电容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关注谷粉公众号